吉林省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
为做好吉林省2016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实现“平安考试招生”的工作目标,确保考试招生工作有序实施,制定本规定。
一、报名
1.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条件、报名办法、资格审查及其要求按照《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吉教考字[2015]113号)文件执行。
从2017年高考报名起,随父母来我省就读的考生,其父或母在我省有合法职业(依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吉政发〔2015〕4号文件相关规定执行,下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并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三年以上(2014年9月30日前开始缴纳,不含补交),考生本人在我省普通高中阶段有完整学习经历,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不受户籍限制,与我省考生享受同等录取政策。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不足三年的,其全家户籍迁入我省时间必须一年以上(2015年12月31日前迁入),从户籍转入时间开始在我省学校连续就读,且其父或母必须从户籍迁入时间起在我省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不含补交)。
从2017年高考报名起,以同等学力参加高考报名的考生,同等学力是指初中毕业满三年(2013年11月15日前取得初中毕业证书),具备高考学习能力的考生。考生报名时还须出具取得初中毕业证书学校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毕业证书证明材料,同等学力证明由考试报名所在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核。
2.各地区招生考试机构要依据省教育考试院对相关年度高考违规考生的处理决定,对违规考生的报名资格进行审查。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考试招生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考生,不准参加高考报名。
3.按照教育部《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教学[2016]3号)文件精神,经审查不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的外省籍考生和随迁子女考生,一律回流出地参加高考报名。
二、考生档案的建立及管理
考生档案包括电子档案和纸介质档案两部分。
4.考生电子档案。考生电子档案是考试招生机构和普通高校实行网上传输、审阅考生信息、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和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
考生电子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
(1)基本信息(考生身份证号码、报名登记表、照片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结论。应届毕业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内容连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记入电子档案。社会(职业对口升学)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评语填写在“考生考核评语栏”);
(2)体检信息;
(3)高考成绩信息(高考文化课及体育类、艺术类专业考试成绩、外语口试成绩信息);
(4)考试诚信记录(违规考生的详实情况及处理结果);
(5)照顾加分信息;
(6)军事、公安、司法院校体检、政审等信息(体检、政审表)。
5.考生纸介质档案。考生纸介质档案主要包括其高考档案材料和中学档案材料。
考生高考档案内容主要包括:
(1)考生报名登记表;
(2)考生体检原始表(含化验单)及打印表;
(3)诚信考试承诺书;
(4)《考生高考照顾加分申请表》及相关照顾加分证件复印件;
(5)外语口试成绩单。
考生中学档案内容主要包括:
(1)学生登记表;
(2)综合素质评价表;
(3)模块修习统计表;
(4)体质健康考核表;
(5)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卡。
6.考生电子档案信息必须与纸介质材料相对应部分的内容一致。
7.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必须建立责任制,实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有关中学要按有关规定认真做好考生电子档案信息的采集,确保所采集的信息真实、准确。各地区招生考试机构应对所辖县(市、区)考生相关信息进行复核、校验确认,并负责汇总、整理上报。确保考生电子档案与纸介质表(卡)内容一致,确保考生相关信息的完整、准确。
8.应届高中生的纸介质档案由考生所在中学负责收集、汇总、整理建立档案材料;社会考生(往届生)的纸介质档案材料由所在地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负责收集、汇总、整理建立档案材料。
9.纸介质档案材料由考生所在中学或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管理,被录取考生持《录取通知书》和《居民身份证》到所在中学或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提取、转交录取院校。
考生电子档案和纸介质档案的建立工作,由各地招生考试机构具体组织负责。考生档案建立后,任何人不准擅自更改。
10.各地招生考试机构要加强对考生高考档案的管理,不得向考生及学校提供未经省教育考试院核准确认录取的考生档案。对属于考生个人信息和有关录取过程中需要保密的工作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开。
三、思想政治品德考核
11.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
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考生由其户口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应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作出全面鉴定,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对受过刑事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或其他违法违纪违规处理的考生,要提供所犯错误的事实、处理意见和本人对错误的认识及改正错误的表现等翔实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办法按《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吉教考字[2015]113号)执行。
四、身体健康状况检查
12.报考高校的所有考生均须参加身体健康状况检查(以下简称“体检”),如实陈述本人的既往病史。
13.体检应在县(市、区)招生主管部门指定的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进行,主检医师应由具有副主任医师(含)以上职称、责任心强的医生担任。主检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须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等有关要求,对考生体检作出相应的、规范准确的结论,并对其真实性负责。非指定的医疗机构为考生作出的体检结论无效。
14.吉林省人民医院为考生身体健康检查终检医院,负责对有异议或影响考试、录取的体检结论做出复查结果的最终裁定。
15.各级招生主管部门要成立体检工作领导小组,体检工作领导小组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考试招生机构有关人员组成,负责辖区内高考体检工作的组织领导。
16.考生体检时应按规定缴纳体检费。
17.考生体检信息的采集必须按原始的《考生体格检查表》所列项目进行,不得减项或加项。主检医师填写检查结果要规范,不得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语句;“体检结论”栏要如实写明“合格”、“专业受限”、“不合格”等意见;没有既往病史的,《考生体格检查表》相应栏内一律空白,不要填“无”;《考生体格检查表》应有负责医师签名并加盖医院公章。
18.《考生体格检查表》和“体检结论”不准涂改,如确系医生笔误,须由主检医师更正、签名并加盖医院更正章或公章。体检结论确认后,如需更换《考生体格检查表》,须经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主管领导同意,并重新履行体检程序,否则无效并追查相关人员的责任。
19.应届毕业生的体检信息由所在中学负责录入,打印《考生体格检查表》。打印的《考生体格检查表》由考生所在中学班主任负责核对,并交考生本人确认、签字。社会考生(往届生)的体检信息由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录入,由负责高考体检工作的人员负责核对,并交考生本人确认、签字。
考生确认、签字后的《考生体格检查表》和原始的《考生体格检查表》(包括化验单)一并装入考生高考档案。
20.各地要严密组织考生体检工作,坚持标准,严禁弄虚作假,严防漏检、错检、不填检查结果、字迹不清等现象发生。
在体检过程中,《考生体格检查表》应安排专人传递,非体检工作人员和考生不得接触。
凡发现在考生体检中弄虚作假的,取消考生录取资格和入学资格,由卫生部门及有关部门追究当事者责任,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处理。
21.普通高校根据本校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培养要求,可在不超出《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提出补充要求。但补充要求必须合理、合法,有详细的说明和解释,并在高校《招生章程》中向社会公布。
22.报考公安院校和司法院校公安类专业考生的体检复查和体能测试工作按省招生委员会、省公安厅、省司法厅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23.报考军事院校和国防定向生及公安类院校现役考生的体检复查,按《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办理。考生体检复查工作按省招生委员会、省军区有关文件执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考试
24.我省高考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
全国统考的试题(包括副题、带试题内容的答题卡,下同)在启封并使用完毕前按国家绝密级事项管理,答案及评分参考在考试结束前按国家绝密级事项管理。
省级统考的试题在启封并使用完毕前按国家机密级事项管理,答案及评分参考在考试结束前按国家机密级事项管理。
高校自行命制的试题在启封并使用完毕前按国家秘密级事项管理,答案及评分参考在考试结束前按国家秘密级事项管理。
25.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时间为6月7日、8日,各科考试的具体时间以考生《准考证》为准。
26.考试科目设置为“3+综合”。文科类考生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和文科综合;理科类考生的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和理科综合。外语分为英、俄、日、德、法、西班牙六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作为外语科考试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各科满分为150分,综合科满分为300分,四科满分为750分。
27.报考外语及涉外专业的考生须参加6月9日进行的外语口试,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要做好外语口试组织工作,按时报送外语口试成绩信息。
28.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并加授汉语的普通高中应、往届毕业生;用汉语授课并加授蒙语的蒙族高中应、往届毕业生;从小学起就读朝、蒙族语言文字授课学校的我省其他民族应、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用民族文字答卷(含用汉语答卷加试蒙古语文)的少数民族职业高中高考生和高等职业教育对口升学考试的考生,必须参加当年的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三级)考试,其合格成绩作为汉语文成绩计入语文科总分,当年有效。
29.高考用朝文答卷的考生,语文科考朝语文;高考用蒙文答卷(含加试蒙语文)的考生,语文科考蒙语文。朝语文(或蒙语文)成绩计入语文科总分。
蒙文授课考生,高考用蒙语文答卷的考生除外语科外,其他各科均翻译成蒙文,用蒙文答卷。
加试蒙语文的考生除蒙古语文试卷用蒙文答卷外,其它科均用汉文答卷。
高考用朝文答卷的考生发给汉文对照卷。
30.考试的组织与管理。吉林省招生委员会组织实施本省的全国统一考试和全省统一考试;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在当地政府和招生委员会领导下,组织与管理本地区的全国统一考试和全省统一考试。
考区应设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考区下设考点,考点下设考场。
31.监考人员及考试工作人员的选聘工作,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考试招生机构负责,招生委员会负总责。
继续实行异地监考制度,保证每个考场有1名外县(市、区)的监考人员。各考区根据本地考场数,按每个考场选聘2名监考人员(男女各1人),并按不少于20:1的比例选聘备用监考人员。高三任课教师或班主任不得在本考区参加监考工作。
32.专职考试工作人员如有直系亲属或者利害关系人参加普通高考的,应回避接触考试的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答卷等涉密材料;兼职人员如有直系亲属或者利害关系人参加普通高考的,不得参加考试工作。
33.在考试中发现有不作为、渎职等违规情况的监考人员要取消其监考资格,并及时从备用监考人员中抽签补充上岗。被取消监考资格的监考人员不准离开原考点,本科目考试结束后方可离开,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34.外语听力考试。2016年普通高考外语科目考试的笔试和听力考试在同一张答题卡上作答,听力考试在笔试后进行。听力考试成绩按卷面成绩30分记入总分。
35.试题(卷)安全保密和管理。
严格执行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教考试[2004]2号)要求,全面落实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制。
试题(卷)印刷的安全保密由承担高考试题(卷)印制的印刷厂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试题(卷)押运和途中安全保密由省公安厅负责;试题(卷)保管期间由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具体负责;高考评卷点的试题(卷)管理及其安全保密由承担评阅试题(卷)的高校负责。
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有关高校要加强保密室建设,安装安全保密监控系统,建立和完善安全保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值班制度和第一时间报告制度,确保安全保密工作万无一失。一旦发生失(泄)密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省教育考试院,由省教育考试院报告省招生委员会和省教育厅,同时报告教育部,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把风险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36.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招生机构要会同公安、保密管理部门对本地高考存放试题(卷)的保密室进行保密安全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要限期整改,高考前必须达标。
六、考生入场安全检查
37.2016年吉林省普通高考继续实行考生入场安全检查,严禁携带以下物品进入考场:各种具有发送或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如移动电话、对讲机、无线耳机及其它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电子存储记忆录放、扫描等各种信息传输设备,手表以及答题用笔、橡皮、格尺、圆规、三角板、涂改液、修正带等考试用品;带有金属物品的服装、鞋帽,项链、耳坠、发卡、手镯、戒指、磁卡、信用卡、钥匙、硬币等铁磁性物品;其他影响入场检查的与考试无关物品。
38.入场检查分为校门检查、室内(考试楼)大厅检查、考场检查三个环节。考点大门查验证件;室内(考试楼)大厅设立专用检查通道,使用安检门和金属探测仪检查禁带物品;考场再次查验身份,使用金属探测仪和身份证识别仪进行禁带物品检查和身份确认,进行“三对照”。
39.安装金属牙冠、用金属物质修补牙洞、金属丝矫正牙齿等身体安装植入含金属材料可能影响入场安全检查的考生,须进行医疗检查。
考生应向学校(社会考生应向当地招生考试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学校统一登记造册后上报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由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统一组织检查,由检查医院出具医疗检查证明。
七、招生计划和招生章程
40.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核定下达的招生计划,经省教育考试院汇总后向社会公布。
41.蒙生交换培养招生计划编列,依据省教育厅下达的加试蒙语文和蒙文授课考生交换培养计划,招生来源计划在同一所普通高校代码分别列出统招、加试蒙语文和蒙文授课的专业代码,供考生选报。
42.有朝、汉招生比例要求的学校,朝、汉招生计划在同一录取批次分别列出,供考生选报。
43.普通高校要认真执行已经公布的招生来源计划,录取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或调整招生计划。在安排落实定向招生计划时,要与定向就业单位签订并落实好符合有关规定的协议。不得在国家规定的定向范围外安排定向招生计划,坚决制止假定向或利用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向考生收费。
44.普通高校要认真执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来源计划。
录取院校计划调整分为总量调整、批次之间调整和同批次不同科类(专业)之间调整。招生院校在我省追加招生计划须在平行志愿投档前完成。在每批次最后一轮投档前,招生院校原则上不得减少在我省招生计划,剩余计划用于征集志愿。
(1)总量调整。招生院校向省教育考试院提出申请,经研究同意后,通过教育部计划管理系统进行调整。
(2)批次之间调整。招生院校向省教育考试院提出申请,经研究同意后,根据生源实际情况,将上一批次未完成计划调整到下一批次相应科类。
(3)同批次科类之间调整。在同批次科类最后一轮投档前,由招生院校提出计划调整意见,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同意后投档,按投档后的生源情况进行计划调整。
(4)同科类专业之间调整。经招生院校与我省教育考试院协商确定后,按照实际录取情况进行计划调整。
45.每一批次录取结束或每一轮次投档录取结束后,尚未完成在我省所列招生计划的院校,如需调整征集志愿的专业及其计划,须以正式函件报我省教育考试院,以便及时公布缺额计划和征集志愿。因院校未及时报送或所报送信息错误所造成的后果由招生院校负责。
46.艺术类院校或专业招生计划的调整及其要求按《吉林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规定》(吉教考字[2015]120号)有关规定执行。
47.普通高校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省招生委员会有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自主制定招生章程。招生章程(广告)必须真实、准确,且必须经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备案后方能向社会公布。一经公布,不得擅自更改。各高校在招生宣传(广告)中应当准确描述本校的办学类型、层次,使用与办学许可证或批准文件相一致的学校名称,不得使用简称。学校法定代表人应对学校招生章程及有关宣传材料的真实性负责。高校依据招生章程开展招生工作。
48.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招生计划分配的原则和办法,预留计划数及使用原则,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49.省属普通高校、独立(民办)学院应按省教育厅有关规定和时间要求送审本校招生章程。录取期间,普通高校必须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八、评卷
50.省教育考试院在省招生委员会领导下负责组织全省高考试卷的评阅工作。
我省普通高考各科全部实行网上阅卷。考生要按网上阅卷答题要求作答。凡未按规定作答而造成机器无法识别、扫描,影响阅卷评分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51.承担网上评卷任务的评卷点要提前做好各学科的网上评卷准备工作,要成立由省教育考试院、评卷高校和学科负责人参加的评卷领导小组和各学科(课程)评卷小组。按照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暂行实施办法》《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统计测量暂行规范》《国家教育考试网上评卷技术暂行规范》(教考试[2008]2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评卷工作考务管理办法》(教考试厅[2013]2号)等有关文件的要求,制订评分细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评卷管理,合理安排评卷进度,确保评卷过程安全、结果准确,按时、优质完成评卷任务。评卷结束时,各学科小组写出试题分析和评卷总结。
52.普通高校在校本科生不得参与试卷评阅和赋分工作。
53.扫描后的答卷保存期为考试成绩发布后6个月。答卷扫描图像、评卷信息(含评卷过程数据)、考生成绩等保存期为考试成绩发布后3年。
九、填报志愿
54.今年我省继续实行知分、知线、知位后,组织考生分两次网上填报高考志愿。
55.考生应在认真阅读、了解有关高校《招生章程》以及省招生委员会公布的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后,根据本人考试成绩、省招生委员会确定的各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全省考生成绩统计信息,按要求选报院校、专业志愿。因考生本人填报志愿失误,责任自负。
56.各级考试招生机构和有关中学要加强对考生填报志愿的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做好考后及分两次填报高考志愿、分两段录取及其实施办法的宣传工作。考生填报志愿结束前各级招生考试机构不得将考生高考成绩提供给高等学校。
57.各批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及专业,省教育考试院将向社会公布网上征集志愿。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上志愿填报系统进行填报。公布的征集志愿是否降分由招生院校确定。实行网上征集志愿时,同一批次原填报志愿无效。
58.填报志愿时间
(1)本科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为:6月24日至6月26日,即公布高考成绩后进行。
(2)专科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为:8月上旬。
59.考生志愿信息采集。
考生志愿信息采集实行网上填报志愿方式进行。
(1)考生可在规定时间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进行填报。省教育考试院负责考生志愿信息的采集工作,以考生在网上填报的志愿信息为录取依据。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志愿填报,逾期网上志愿填报系统将关闭。凡在系统关闭后没有填报志愿的,一律不再受理,相应责任由考生自负。具体填报时间及办法另文通知。
(2)各级考试招生机构和考生所在中学必须向考生告知:考生应保证志愿内容是本人的真实意愿,并由本人填报。因考生本人确认志愿信息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3)任何人不得代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和更改考生志愿信息,一经发现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60.网上填报志愿工作要求。
(1)网上填报志愿工作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2)考生志愿信息是秘密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擅自对外泄露,不得对外提供考生的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等信息;不得非法获取考生志愿填报系统的账户和密码信息。
(3)各地招生考试机构负责本地区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组织和指导工作。要成立由校长负总责的网上填报志愿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考生网上填报志愿工作。特别要做好农村中学和社会考生(往届生)的组织、管理与服务工作,要指定专人全程负责,不得出现空档,防止考生漏报问题发生。
(4)各地要制定相应预案,妥善处理网上填报志愿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遇有突发及重要情况第一时间向省教育考试院报告。
十、录取
61.吉林省普通高考录取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原则,对考生德、智、体、美进行全面考核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新生。录取考核形式以文化课考试成绩作为录取考生的主要依据。
62.录取工作在省招生委员会领导下,由省教育考试院具体组织实施。实行计算机网上远程录取,录取场地封闭管理。录取时间从7月上旬开始,8月底前结束。
63.我院根据各招生院校历年生源情况及录取分数线,合理安排高校录取批次。同一高校同一学历层次的招生计划原则上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如确有必要,经高校与我院协商一致,可以将同一高校的不同专业安排在属于同一学历层次的不同批次录取;但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同一学历层次的全部招生计划,在我省须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并执行经有关部门批准的相同学费标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应与本校在我省招生的其他专业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
64. 我省投档原则是: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高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体育院校及专业调档比例控制在150%以内;艺术类院校及专业各批次的调档比例:按照志愿先后顺序,控制分数线上合格考生全部投档。
65.有关高校应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实施新生录取工作。高校应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校自行确定,高校负责对已投档但未被录取考生的解释,高校不得超计划录取。省教育考试院负责监督高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情况,纠正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的行为。
66.普通高校录取新生要按照我院规定的时间和程序,按时提交调档比例申请,及时完成网上阅档、退档、审核等环节工作,保证考生电子档案的正常周转和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超过时限或不按规定时间进行网上录取的普通高校,省教育考试院可根据所发出的考生电子档案信息,按有关普通高校计划数及录取规则从高分到低分顺序设置考生电子档案为预录取状态,同时书面通知有关普通高校,并将有关情况上报教育部备案。
67.除军事、国防和公共安全等部分特殊院校(专业)外,高校不得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不得对报考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考生作统考外语语种限制。对高考成绩达到要求、身体条件能够完成所报专业学习、生活能够自理的残疾考生,高校不能因其残疾而不予录取。
68.普通高校要认真对待各志愿的考生。当考生德、智、体、美考核合格,高考总成绩及相关科目成绩大体相当时,不得退掉第一志愿的考生而要求录取非第一志愿的考生;当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第一志愿的考生生源不足时,不得拒绝非第一志愿的考生。
69.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时,对报考同一院校总分相同的考生按文、理各科考试成绩进行排序。因考试科目成绩差异排序靠后,并且超出投档比例的考生,不能投档。
文科的科目顺序为:语文、外语、文科综合、数学。若总分相同先看语文;若语文分数相同则看外语;若外语也相同再看文科综合;若文科综合再相同则看数学。
理科的科目顺序为:数学、外语、理科综合、语文。若总分相同先看数学;若数学相同则看外语;若外语也相同再看理科综合;若理科综合也相同则看语文。
70.定向就业招生与非定向招生应同时进行投档录取。高校定向就业招生计划若在该校调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的,可在该校同一录取批次调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补充投档,由院校根据报有定向志愿考生择优录取;若仍完不成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则转为非定向计划执行。
71.国家、高校、地方专项计划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实行单独报志愿、单设批次,按照考生所报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择优录取。未完成计划在合格考生中采取征集志愿办法补充,可适当降分录取,直至完成计划。
按专项计划录取的新生可自行决定入学时是否迁转户口,在校学习期间可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申请调整专业,与其他学生同等享受奖、助学金政策。
72.报考蒙生交换培养指标的考生必须是蒙古族考生,其他考生不予投档及录取。投档后仍未完成计划,可适当降分录取,额满为止。
73. 农、林、师类院校(专业)主要录取有志愿的考生,在最低控制分数线上完不成招生计划时,在最后一次征集志愿时可适当降分录取。
74.艺术院校或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和《吉林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规定》(吉教考[2015120号)有关规定执行。
75.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和我省划定的体育类高考文化课考试控制分数线,由普通高校根据考生志愿按考生的文化课和体育专业考试成绩,分别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76.根据教育部规定,录取工作结束后,普通高校招生不再进行补录或换录。严禁高校利用调整计划指名录取考生或向考生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
十一、自主招生、保送生等特殊招生
77.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14〕18号)各项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程序,合理确定考核内容和形式,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高校自主招生考核全部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高考前不得以任何形式开展与自主招生挂钩的考核活动,自主招生计划不得占用试点高校已公布的分省招生计划。
78.具有保送生招生条件的考生为省级优秀学生、优秀退役运动员、公安英烈子女、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选为参加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的考生。此外,长春外国语中学可向语言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外语类专业推荐保送生。各有关高校和中学要严格依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制订本校招收保送生招生简章将本校已测试合格拟录取的保送生数据库上传至“阳光高考”平台。
79.各有关高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我省《关于做好吉林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特长生和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工作的通知》(吉招委联字[2016]1号)要求,并依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制订本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通过院校网站及时对外公布。
80.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要按照教育部和我省有关要求,细化招生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评价标准和争议复检机制。艺术表演类、体育类专业的考核应全程视频监控录像,有条件的高校应对其他面试环节的专业考试进行全程视频监控录像,以备抽样监测评价和争议结果复议。
81.经教育部批准在我省实行单独招生的院校,要在我省招生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开展招生工作,我院对其考试招生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单独招生以及招收保送生的高校须于5月20日前,向我省教育考试院报送有关录取数据和书面报告。
82.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和单独招生的院校,在第一批本科院校投档前完成投档工作,并在院校增加计划后办理录取手续。没有参加测试或测试不合格的考生,不得填报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和单独招生院校志愿。
83.为军队培养的国防定向生按有关文件执行。需要政审的考生名单及相关信息由省教育考试院及省军区政治部分别送所在地公安局和武装部。
十二、录取照顾政策
84.取消部分全国性加分项目。 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以下高考加分项目,此后获得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或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1)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相关考生可选择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或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考试招生,或其他体育学类专业招生。
(2)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学科特长可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
(3)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科研特长和创新潜质可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
(4)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上述项目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继续保留加分资格,加分分值统一调整为5分。体育特长生由省体育局重新组织运动员资质复核复测,省教育考试院按相关标准进行严格测试和认定。
85.取消地方性照顾政策和加分项目。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以下地方性照顾政策和加分项目。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享受照顾政策和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或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1)取消以下“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照顾政策。
A地区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B政治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考生;
C相关科目或平时成绩特别优秀考生;
D获市(州)级以上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者子女。
(2)取消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优秀团干部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上述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3)取消市(州)级以上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获得者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86.调整散居地区少数民族照顾加分政策。2015年1月1日前取得我省高中学籍的散居地区不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继续保留加5分资格,但只适用于吉林省所属高校在本省招生;2015年1月1日后取得我省高中学籍的散居地区不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取消加分资格。
8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优先录取。
(1)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
(2)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的子女。
(3)在飞、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的军人的子女。
(4)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的子女。
8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加5分,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1)经市(州)和省侨办终审确认的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
(2)省台联终审确认的台湾省籍考生。
(3)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一州三县,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不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的本民族考生。
89.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加10分,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1)自主就业退役士兵。
(2)在高考文化课考试中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
9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加20分,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1)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2)烈士子女。
91.上述照顾分数不累计,如考生符合多项照顾条件,由考生本人确定其中一项。
92.凡符合照顾加分条件的考生必须填写《照顾加分申请表》,并交验相应的证件及其复印件,经各级主管部门终审确认后,由考生高考报名地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或考生所在中学负责装入考生高考档案。
十三、信息公开
93.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向社会公布我省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包括录取各批次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录取各批次控制分数线、录取结果查询办法、录取时间安排、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示享受照顾政策考生、特殊类型招生测试合格考生名单。
94.录取院校要按照有关要求,分别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同时在其网站上必须公布本校招生计划、招生章程、录取结果查询办法和取得本校特殊类型招生测试合格的考生名单。
95.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招生机构、有关高校、中学要在公示有关信息的同时,提供举报电子信箱、电话号码、受理举报的单位和通讯地址,并按照国家有关信访规定对举报事项及时调查处理。
96.公示的考生资格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所在中学(或单位)、享受照顾政策类别、资格条件、测试项目、测试成绩、合格标准、拟录高校及专业和录取优惠分值等。各级考试招生机构和高校公示的信息保留至当年年底。县级招生考试机构和中学公示的考生有关信息,上报前至少公示10个工作日,并保留至当年8月底。
97.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统一组织高考成绩有异议考生的查询工作,查分,不查卷。高考录取期间,省教育考试院将及时将有关院校的录取考生信息发至各地区招生考试机构,考生可凭《准考证》免费查询录取信息。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必须认真做好接待工作。
98.考生可通过吉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网址: http://www.jleea.edu.cn;http://www.jleea.com.cn)、吉林省教育信息网(网址:http://www.jledu.gov.cn)、吉林教育电视台网站(网址:http://www.jletv.cn)、相关媒体和各地区招生考试机构查询高考成绩及录取结果。
99.对属于考生个人信息及有关录取过程中需要保密的工作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开。不允许各地互相通报有关信息,违者按教育部和省里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100.考生入学复查和学籍注册。新生入学后,院校招生部门要对所录新生进行全面认真复查,特别要认真核对录取考生电子档案、高考纸介质档案、照顾加分原始证件等相关材料,凡有误差和不符的,要及时查明原因,并及时纠正。凡发现有不符合报名、录取条件,或有舞弊和违规行为的,不论入学时间长短,一律取消入学资格。对于复查不认真或庇护舞弊考生的,一经查出,要追究有关复查人员的责任。院校对考生的处理决定应及时通报省教育考试院,省教育考试院将如实做好考生诚信记录,有关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档案应由录取院校及时寄回考生高考报名地的县级招生考试机构。
101.各招生院校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到学籍注册部门进行新生电子注册。同时要认真清理自行放弃入学资格的考生信息(名单),并在正常报到截止日后20天之内报省教育考试院,省教育考试院将根据各校所报名单,统一建立“自行放弃入学资格考生备案数据库”,并按规定报教育部备案。
十四、招生经费
102.考生报名时,按吉林省物价局、吉林省财政厅吉价收字[2003]42号文件规定的标准交纳报名费、考务费。
103.体检费按卫生部门经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缴纳。
104.经我省财政、物价部门批准,除军事、武警院校外,普通本科、普通专科(高职)院校每录取一名新生,须交纳招生费30元。独立学院(民办)本、专科(高职)院校每录取一名新生,须交纳招生费50元。
十五、违规行为的处理
105. 考生、考试工作人员、社会其他人员在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各种违规行为的处理,按照《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及我省有关规定执行;涉嫌犯罪的,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等追究法律责任。
106.考生或者其法定监护人认为所报考高等学校的招生录取行为违反本规定或其他相关规定的,可向所报考高等学校提出异议、申诉或者举报。高等学校应当进行调查、处理,属于对政策执行存在异议的,应当及时书面或者口头答复申请人;属于对违规违纪行为举报的,应当组织纪检监察机构或者专门的招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并按照信访条例和有关规定作出书面答复。
107.考生或者其监护人对高校作出的政策解释不服的,可以向我院申请复查;对违规违纪行为举报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省教育厅申请复核。
108.各考点应统一成立“违纪考生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考点主考牵头,副主考、公安等人员参与,具体负责本考点考生违纪处理工作。
十六、附则
109.本《规定》中对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务工作管理未尽事宜,按省招生委员会、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考务管理规定执行。
110.各级招生委员会和招生主管部门,可依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实施细则,并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
111.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解 释权归吉林省教育考试院。